• 欢迎进入中科量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官网,专业专注文物安全、保护产品及应用方案提供商!

对文物心怀敬畏 为保护义无反顾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李波

更新时间:2024-05-07 09:28:18

“五一”前夕,喜讯传来,文物行业5名技能型人才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们均为“2022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获奖选手,来自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的副研究馆员、高级工李波,名列其中。

入行30多年,李波主持或指导完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项目立项、保护修复方案编制、保护修复项目实施30余项……在地方文博单位里,已经至少有200名壁画修复技术人员是李波带出来的徒弟;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还有一批批硕士研究生是他的学生。如今,利落的短寸黑发已变灰白,“李老师”本人也从学徒一步步成为“省级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

李波是敦煌研究院培养起来的文保工作者。1983年他高中毕业后考干入职研究院,当年秋天,迎来收获的季节时,他也得到脱产进修机会,研究院派他到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工笔仕女画。两年后,李波回到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开始从事石窟考古测绘工作。从工笔画追求的艺术创造性到考古测绘必备的准确性,为了配合做好不同时期石窟的考古报告,李波边学边干。“考古测绘出的图,以原有的壁画或是彩塑为基础,不但数据要精准,同时还要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能够准确地把控每个时代的造型特征特色。”李波告诉记者,考古测绘工作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洞窟是手工开凿出来,不像现代建筑有很多设备来校正墙面的平整或边缘的笔直,特别是遇到球面体的时候,如何把一个球面展成一个平面获取数据,并非轻而易举之事。

在考古测绘工作中打磨了四五年,李波子承父业,将技能拓展到了古代壁画、彩塑的保护修复领域。“壁画被称为‘重彩画’,与我学习的工笔画有很多相通之处,因此,我能比较容易理解需要修复的壁画它的颜色、线条表现等方面是怎么一回事,很亲近的感觉。另外,通过之前考古测绘工作,加上和院里各位老前辈、老先生们学习请教,考古知识也有了一定基础,让我在实际修复工作中,能更好地把控和掌握壁画原作中的历史信息,从而通过修复保存好这些信息,这点非常重要。”李波说,工作这么多年,他和父亲基本都在一个工作组里,“老李老师”要求严格并言传身教,除了修复技艺,那种对这份工作的坚守和执着,特别是对待文物的重视、敬畏,也深深影响着李波,后来,他也将这份“尊重”传递给了自己的每位学生。1990年至今,李波个人修复古代壁画约2000平方米,彩塑150余身。发表了《石窟壁画彩塑搬迁复原技术探讨——以敦煌南湖店石窟搬迁为例》《大型塑像复原技术探讨——以武威天梯山石窟唐代大佛复原修复为例》《砂砾岩载体壁画保护修复研究》《Photoshop在古代壁画修复的应用技术研究》等保护研究文章。

“李老师”自称工作中古板又严肃,其实他十分乐于接受“反问”,擅于倾听。学生会用相关专业知识结合实际情况对他提出很多问题;偶尔遇到在石窟参观的游客会以不太专业的理解对壁画修复等提出疑问……李波觉得这都是相互学习的过程,是良性的交流,对自我提升大有裨益。如果说和学生共同进步成长来自八小时内外的探讨聊天,那么对游客观众进行文保知识科普,李波则主张“开放”修复工程现场说法。“在进行山东泰安岱庙天贶殿修复时,我提出了‘开放式保护’,在开放过程中,很多人都来主动跟我们交流。我想通过这种方式把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告诉大家。眼见为实,他们会说原来这些古老的壁画是一点一点修复而不是重新再画的。我会再进一步解释,新画就会影响它的价值,每个时代的艺术特色价值是不一样的,所以必须在最大限度保持原状的情况下,使文物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状态,更长久地去保存。”他还细心地对穿着雨衣进来的游客说,雨衣、雨伞都最好放在外面,人体散发热量会把身上湿衣服的水汽蒸发到修复工作空间里,对壁画的保存非常不利。对方恍然大悟点头说“好好好”,马上纠正……“文物不可再生,今天的疏忽不在意,可能就导致它永远消失。有一些画面的重要点一旦丢失,将来研究人员在判读画面时,这一点点缺失就可能会影响判读。”专业人员在现场跟游客不断沟通,对进一步提升他们对文物保护的认知成效显著。那次的“开放式保护”开展了两年,粗略估算,工作人员和千余人都有过交流,相信他们一传十十传百,会将文物保护理念传播得更广更远。

李波作为设计和施工技术负责修复的“甘肃省武山水帘洞石窟壁画彩塑保护修复工程”获得第二届全国文物保护工程十佳项目、设计修复的“河北曲阳北岳庙壁画保护修复工程”获得第三届全国文物保护工程十佳项目……他说,“每一项工作都是自己的宝贝。每一个保护对象,它的保存环境条件都存在差异,因此都具有挑战性。”文物保护是一份辛苦的工作,若有志于此必须要做好思想准备,同时,文物保护又是一项很有成就感的工作,首先要明白“责任重大”,其次要不断学习和努力才能更好地完成一件件任务。目前,李波正忙着整理榆林窟相关项目的资料,他认为,这是科学保护很重要的一环,厘清现在做的一些隐蔽工程,才便于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

30年前“择一事”或许偶然,从今而后“终一生”确是必然。李波心心念念地要把自己几十年积累的一些经验传授下去,他十分笃定地说,即便以后到了退休的日子,如果有需要,为了文物保护事业他都会“召之即来,义无反顾!”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