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进入中科量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官网,专业专注文物安全、保护产品及应用方案提供商!

一周各地文物动态摘编(6.29-7.5)

更新时间:2024-07-10 09:49:33

两部门发布关于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

7月1日,国家民委、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民族工作部门、文物行政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入领会文物普查重大意义,做好民委系统文物资源普查;强化协调沟通,建立日常联系协商机制,合力开展文物普查;深化成果应用,依法落实管护责任,不断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加强价值阐释,大力提升文物合理利用水平,使文物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充分发挥作用;丰富宣传形式,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二届港澳防止文物非法贩运能力建设研修班开班

7月3日,第二届港澳防止文物非法贩运能力建设研修班在成都开班。本次研修班由国家文物局和香港海关主办,四川省文物局承办,来自香港海关、香港发展局、香港文化体育及旅游局、香港警务处、澳门海关、澳门治安警察局、澳门司法警察局、澳门文化局等部门的36位学员参加为期3天的学习,邀请文物、公安、海关等部门专家围绕文物法律法规、打击文物犯罪、文物鉴别等主题授课,安排实物观摩、鉴别实操、实地参访等环节,帮助提升学员防止文物非法贩运的能力。

纪念中国文物学会成立40周年座谈会召开

6月30日,纪念中国文物学会成立4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40年来,中国文物学会团结带领广大会员,汇聚各方力量,在推动文物事业创新发展方面,发挥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在促进文物学术研究、学科建设方面,发挥重要的智库支撑作用;在凝聚专业人才队伍方面,发挥有效的人才培育作用;在文化遗产价值挖掘阐释和展示传播方面,发挥创新实践引领作用。下一步将恪守办会宗旨,坚持学术为本、立足科学研究,聚焦主责主业,加强自身建设。

北大红楼保护利用与学术成果发布座谈会召开

7月1日,北大红楼保护利用与学术成果发布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在建党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同志来到北大红楼,就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作出重要指示,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提供根本遵循。三年来,国家文物局会同各级党委政府攻坚克难,不断强化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完成红楼修缮、开展环境整治、推出相关展览活动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不断迈上新台阶。会上发布《北京大学红楼保护利用工程报告》和系列学术研究成果,启动“觉醒年代”暑期研学计划,相关机构负责人及专家学者作交流发言。

“中国画 画文物——北京中轴线主题写生创作作品展”揭幕

7月3日,“中国画 画文物——北京中轴线主题写生创作作品展”揭幕暨同名新书首发活动在首都博物馆举行。展览精选中国国家画院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近百位画家的175幅作品,以中国画的水晕墨章,表达北京中轴线文物的保护理念与营造之美。北京出版集团为配合展览首发《中国画 画文物——北京中轴线主题写生创作作品集》,聚焦北京中轴线独特的地标性景观、文物古迹、历史文化、人文特色以及现代文明,展现中轴线的独特文化内涵和珍贵历史价值,诠释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与底蕴。

《何以中国》荣获白玉兰奖最佳系列纪录片

近日,由国家文物局、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的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荣获白玉兰奖最佳系列纪录片。该纪录片立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研究成果,系统追溯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国际评委会评价:《何以中国》显现出了巨大的创作价值,扣人心弦的影视语言,精确捕捉了自然之美,考古学家对历史遗址的深入研究及稀有文物的出土,为复原叙事场景提供了坚实的历史与事实基础,这一切交织在一起,在保存历史真实性的前提下,很好地描绘了中国的起源。

北京

“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专题展开幕

7月5日,“薪火相传 共砺国魂——庆祝‘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四十周年专题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展览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北京市文物局主办,北京晚报、首都博物馆、北京市延庆区长城管理处承办,分为“巍巍长城铸我魂”“领导人题词振民心”“万众一心襄益举”“丹心永驻护国魂”4个部分,展出150余件文物、图片、档案等,系统展示“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取得的成就,揭秘长城北京段保护工作中鲜为人知的故事,邀观众续写保护与传承长城文化遗产的新篇章。

河北

《邢台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施行

7月1日起,《邢台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施行。《条例》共6章35条,进一步界定保护范围和保护对象,统筹历史文化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其他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主要包括5方面内容: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作用,建立和完善名录保护制度,细化完善保护责任和保护措施,发掘和传播优秀历史文化。《条例》明确邢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对象,包括以邢窑遗址、普利寺塔等为代表的文物保护单位,以古鲁东遗址、南黄泥村石造像等为代表的已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等。

山西

山西灾后文物修复项目竣工仪式举办

近日,山西灾后文物修复项目竣工仪式在晋城举办。2021年10月,山西遭遇强降雨,多地受灾严重。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山西省文物局共同应对灾情,面向社会募集资金,发起该项目。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师家沟古建筑抢险工程,双林寺贞义祠、西侧、北侧部分堡墙修缮保护工程,晋城市青莲寺抢险修缮工程,丁村16号院门等保护修缮工程全部竣工并通过验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文物保护事业中的积极作用。

上海

45家博物馆暑期开启“博物馆奇妙夜”活动

近日,上海市文旅局公布,7月5日至8月31日,全市共有45家博物馆于暑期周末晚间开展各类“博物馆奇妙夜”活动。在延长开放时间、举办特展及教育活动的基础上,今年“博物馆奇妙夜”活动将以“博物馆赋彩美好生活”为主题,推出以“特展+活动+文创+社交+生活”为特色的博物馆综合体验,包括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等特展、奉贤区博物馆“文物医生”文物修复科技体验等特色活动、中共一大纪念馆的老字号集市等特殊文创、世博会博物馆帐篷夜活动等社交活动。

浙江

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经验交流会举行

7月3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经验交流会在杭州举行,沿河八省、直辖市检察机关共商大运河保护公益诉讼实践。近年来,大运河沿线检察机关以案件办理为抓手,发挥公益诉讼督促、协同、追责效能,推进大运河流域系统治理、协同治理、源头治理,实现“保护与治理”两手抓,以能动履职、一体履职、综合履职助力世界文化遗产的自然风景与文化图景交相辉映,在推动解决大运河沿线文物破坏、非法建设、环境污染等问题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宁波出台不可移动文物安全感知终端布设的地方性标准

日前,由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文物局)提出,宁波市文化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不可移动文物安全感知终端布设规范》,包含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终端选用、终端安装、附录、参考文献等内容。该《规范》的标准化能够为文物保护人员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南,确保各项安全感知终端的安装措施科学、合理,提高文物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专业性。

安徽

淮南武王墩墓出土文物多学科研究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举行

近日,淮南武王墩墓出土文物多学科研究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武王墩考古现场举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别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签署武王墩一号墓出土铁制工具、皮革研究合作协议,与安徽大学签署武王墩一号墓出土文字资料、影像传播研究合作协议。此次签约标志着安徽考古多学科研究工作揭开新的篇章。根据协议,各方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技术优势和学术影响力,多方合作,共同推进武王墩墓出土文物的保护研究工作。

福建

涉台文物司法保护联动工作站揭牌

近日,闽侯法院、福州高新区政法办在水西林建筑群揭牌成立涉台文物司法保护联动工作站,并为三名台胞颁发涉台文物保护特派员聘书。涉台文物保护工作推进会随后召开。下一步,将持续加强涉台文物保护的司法支持力度,落实“司法助力+台胞参与+社会合力”的涉台文物司法保护模式,积极回应台胞对于血缘、乡情的深切期盼,探索涉台法律服务新模式,联合台胞共同打造涉台特色诉非联动解纷机制,建立涉台文物保护、志愿服务、法律咨询等长效工作机制。

四川

“电网建设+文物保护” 220千伏地下变电站投运

6月29日,首创“电网建设+文物保护”模式的成都后子门220千伏变电站顺利投运。站址周边区域有汉代蜀郡官署、隋(唐、宋)摩诃池、五代宣华苑、明蜀王府、清代贡院等重要历史遗迹,是秦汉“列备五都”、唐宋“扬一益二”辉煌历史的见证。在变电站建设期间,项目建设方和文物保护部门通力合作,先将明蜀王府宫墙遗址文物保护性迁移。变电站建成投运后,遗址将整体回迁至地下变电站之上,形成现代电力文化与古蜀文明遗迹交相辉映的独特场景。

甘肃

兰州大学最新研究刷新丹尼索瓦人最晚生存时间

7月3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关于白石崖溶洞遗址的最新研究成果,将丹尼索瓦人最晚的生存时间从距今约5.5万年延伸至距今约4万年,刷新丹尼索瓦人的最晚生存时间,并再一次证明丹尼索瓦人在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曾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丹尼索瓦人的活动历史及其生存策略,也证明早期现代人与丹尼索瓦人可能同时生活在一个大的区域之中,为他们之间的基因交流与文化交流提供可能。

新疆

吐鲁番发现一处大型祭祀遗址

6月26日至29日,吐鲁番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组对鄯善县境内移摩道普查时,在古道内新发现26处文物点,包括2处古人类活动遗址、1处祭祀遗址、1处岩画和22处古墓葬,为研究古道在古丝绸之路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其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贡献提供新的实物依据。其中,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祭祀遗址是一处面积达300至500平方米的大型石构遗迹,其四面环山,呈圆形辐射状,周边残存半米高石堆,为研究当时人对自然的认知及信仰等提供珍贵的实物资料。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