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新春佳节,万象更新,到处洋溢着祥和的氛围,国家文物局指导各地文博场馆推出一场场引人入胜、年味十足的文化盛宴,让公众度过一个充满丰厚历史文化的春节。
持续火爆 文化大餐不打烊
春节期间,“文博热”更加高涨,多个热门博物馆已约满,甚至开馆前门口早早排起百米长队。
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截至正月初十均已约满。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官方小程序显示,每天投放的门票已全部售罄。成都博物馆限流人数达2万,武侯祠成都大庙会日均吸引十万人参与,观众热情空前。
今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重庆大足石刻以一场跨越千年的光影盛宴亮相,圈粉无数。
据介绍,大足石刻大年初一参观游客14765人,同比2024年增长7.31%。不少游客举着手机,对照屏幕在大足石刻寻找石刻细节。
作为中国晚期石窟的高峰,安岳石窟同样吸引各地游客。截至大年初四,累计有近10万人次参观安岳石窟及相关景区景点。
此外,为了让游客更好地游览石窟艺术,安岳石窟推出“新春祈福,畅玩石刻之旅”2条石刻旅游线路。在慕名参观后,来自山西的一名资深驴友认为,安岳石窟造像细腻,内容丰富、接地气,值得一看。
深挖馆藏蛇文物资源,一起探寻蛇文化和生肖文化。
节日期间,“灵蛇献瑞——乙巳蛇年全球生肖文化大联展”迎来参观高潮。观众不仅能通过丰富的图片深入了解生肖文化和蛇文化,还能一站式欣赏到多家博物馆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感受到来自不同博物馆的文化气息,体会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唐代彩绘十二生肖陶俑中的蛇陶俑、蛇身装饰的商代“妇好”青铜鸮尊……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四海一堂春——乙巳蛇年新春文化展”,甄选200余件(套)馆藏文物精品,涵盖青铜、玉器、钱币、陶瓷、金银器、漆器和书画等多个品类,全方位、多角度呈现春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观众参观“四海一堂春——乙巳蛇年新春文化展”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新春文化系列展“灵蛇起舞·喜迎春”,115件(套)与“蛇”及春节传统习俗相关的馆藏文物,展现了古人与蛇的有趣互动。观众可以来一场“寻蛇记”,在文物中探寻蛇文化的密码。
从古代神话传说到各类与蛇相关的文物以及蛇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巳巳如意贺新年——乙巳年蛇文化特展”,让观众充分了解蛇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精彩纷呈 主题活动不停歇
新春游园、特色研学、主题社教……春节假期,文博场馆推出不同类型的社教活动,努力满足大家的过年文化需求。
大年初一,观众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内撞响新年大钟。该馆以“金陵纳福地 灯塔中国年”为主题,开启新春游园会,撞钟祈福、祈愿仪式、蛇年展陈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吸引民众前来参与,徜徉历史长河,感受浓浓年味。
黑龙江省博物馆“活力四‘蛇’”活动现场,诗朗诵、歌曲、架子鼓、长笛独奏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让观众们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感受龙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冰雪之美。
三星堆博物馆开启“三星堆里过大年·古蜀圣地祈新福”新年大典。大典以“专业严谨、又有新意”为基调,以创新融合“环境戏剧”的形式,从人、地、天三大主题切入,集礼、乐、歌、舞为一体,生动再现古蜀祭祀场景,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古蜀文明之中。
“三星堆里过大年·古蜀圣地祈新福”新年大典
殷墟博物馆开设《大邑商里有个“它”》研学课程,将馆内文物与汉字融为一体,向游客介绍甲骨文字“它”和“蛇”的关系及含义,以及藏在大邑商里和蛇相关的文物。为增强观众的互动体验,还特别设置多个互动环节,将古老的殷商文明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给参与者。
以古陶瓷文化为底色,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开启一场别具韵味的新春之旅。依托独特文物考古资源,设计出少儿趣味考古研学课程《御窑摩斯——少儿研学》。课程由“现场取证”“还原线索”“推理结案”“基因比对”四个环节组成,在步步紧扣的“青花大龙缸”主题线索中,学员们化身小小“福尔摩斯”,解开御窑摩斯密码。
穿行在厚重的三千年老城墙下,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非遗文化市集热闹非凡。民俗巡游、游戏互动等春节民俗活动,不倒翁小姐姐的欢笑与表现,不仅吸引观众的驻足,更为节日氛围增添了一抹亮色。
节日期间,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游客如织,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年味和深厚的文化气息。景区广场上的“威武迎宾”表演,身着汉服的武士们动作矫健、气势磅礴,瞬间点燃现场气氛,吸引众多游客驻足围观。“海昏百戏”文艺达人带来精彩演出,以深情激昂的红色音乐表达对江西红色土地的热爱。
文创上新 科技提升新体验
春节期间,各地博物馆推出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用文化创意建立与公众之间的连接,成为不少人们走亲访友的首选伴手礼。
首都博物馆蛇年站立版文创毛绒玩偶“唐绮巳”、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创意毛绒盘绕小蛇、河北博物院“开运启福冰箱贴&开瓶器”文创套装……由北京市文物局策划举办“文物告诉你 何以中国节——京津冀博物馆里有‘吉’市”春节市集活动,上新京津冀三地30余家博物馆的文创精品,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新春文化产品和服务。
甘肃省博物馆“画蛇添福”玩偶、中国文字博物馆蛇年手提袋、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巳蛇转运”项链、苏州吴文化博物馆“镜”好岁月 蛇年铜镜日历等众多博物馆的蛇年主题文创产品,让观众在游览之余把节日的气氛带回家。
现代科技与文物结合,线上直播拓宽时空维度,让观众在沉浸式互动中触摸历史。博物馆不仅是文化殿堂,更成为春节阖家欢的新选择。
春节期间,11家单位联合发起2025年全国博物馆新春大展直播,推出数十家博物馆上百场主题丰富、类型多样的展览,与观众一起云上过大年。
故宫博物院推出“福蛇庆岁——故宫蛇年生肖文物线上展”,从院藏品精选出部分与蛇有关的瑰宝,以“蛇与生肖”“蛇形圣德”“灵蛇献瑞”三个主题,讲述乙巳蛇年的文化故事与精神象征,带大家领略蛇文化蕴藏的价值内涵和智慧结晶。
“杭城迹忆”小程序上新,汇聚浙江杭州224个博物馆最新展览资讯和电子地图。此外,该平台还利用AI打造了两个“杭城迹忆数字人”,他们将作为杭州文博的“百事通”向340多万用户提供专业的杭州文博知识解答。
云南省博物馆虚拟体验活动“登月奇旅展”带给观众25分钟沉浸式互动体验,近距离实地观察月球背面、熔洞基地、水冰矿区等奇妙景观。体验者可边走边看,并通过触碰、抓握等丰富的手势交互,让月球漫步体验真实且梦幻。
观众体验云南省博物馆虚拟体验活动“登月奇旅展”
广东省博物馆“璀璨时光——清代广钟精品展”采用现代设计手法,利用AI互动技术,打造沉浸式融合投影项目“时钟幻境”等,使传统的广钟技艺变得可观、可听、可触、可感、可玩,为观众带来多维度观展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