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进入中科量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官网,专业专注文物安全、保护产品及应用方案提供商!

一周各地文物动态摘编(3.29-4.4)

更新时间:2025-04-07 10:42:30

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的通知

3月31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的通知,公布活动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重点强调在快速变化社会中,面对文化身份的守护、创新和重构等新任务,博物馆如何明确自身角色,积极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与时代同频共振。通知要求各地文物行政部门及博物馆应加强统筹、精心组织,围绕主题结合实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认真做好活动期间的免费开放服务,加强安全保障工作,确保人员安全、文物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制定2025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的工作计划。



国家文物局10件作品获评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

3月30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揭晓结果。50件十佳网络精品及499件网络精品脱颖而出,分为正能量文字、图片、音视频、专题专栏、主题活动五个板块。由国家文物局主创的共10件作品获评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其中,《壮美北京中轴线尽现大国首都气象和中华文化魅力——写在“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申遗成功之际》获评十佳网络正能量文字,《“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获评十佳网络正能量主题活动。各地文物行政部门、文博单位,以及新闻媒体以文物为题材报送的作品也获得多个奖项。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3月31日,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吉林和龙大洞遗址、浙江仙居下汤遗址、内蒙古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甘肃临洮寺洼遗址、山西沁水八里坪遗址、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陕西宝鸡周原遗址、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山东青岛琅琊台遗址、河北临漳邺城遗址东魏北齐宫城区、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河南开封北宋东京城景龙门遗址、重庆合川钓鱼城加担土遗址、黑龙江阿城金上京遗址、宁夏贺兰苏峪口瓷窑址、江西景德镇元明清制瓷业遗址群共20个项目入围终评。



北京

“文化遗产影响评估法律制度”国际会议举行

近日,由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法教席共同主办的“文化遗产影响评估法律制度”国际会议举行。与会专家围绕“域外文化遗产影响评估的法制经验”“遗产影响评估的实践探索”“遗产影响评价法律制度构建的关键问题”三个议题展开交流。会议为扩展和深化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实务和法学领域的合作,推进文化遗产影响评估实践发展和法制完善,促进中外文明互鉴和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天津

梁启超纪念馆恢复对外开放

4月4日,修缮后的天津梁启超纪念馆正式恢复对外开放。天津梁启超纪念馆是天津市第一个名人旧居纪念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由旧居和“饮冰室”书斋以及附属建筑组成。此次修缮对象为“饮冰室”书斋。书斋建于1924年,由意大利建筑师白罗尼欧设计,为梁启超晚年著书立说之所。修缮工程主要包括文物本体木结构楼屋面、墙体修缮、室内修缮及建筑外檐等修缮内容。



江苏

江泽民故居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4月3日,江泽民故居管理局发布消息:江泽民故居定于2025年4月4日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故居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东关街道东圈门16号,分为东、西两路院落。西路院落是江泽民童年和青少年时期(1929—1940年)与家人一起租住生活的场所,东路院落为故居基本陈列场所,展陈以江泽民的生平为重点,分为“伟大光辉的一生”“爱国知识分子家庭”“扬州永远是故乡”三部分。故居对外开放采取分时段预约方式,每周二至周日开放。



南京一项考古发现为日军侵华史实再添新物证

4月2日,南京师范大学历史文博学院称,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古井内出土的铁罐、军刀和子弹被确认为侵华日军遗留物。这一考古发现为日军侵华史实再添新物证,帮助人们更好地解读和铭记那段历史。遗址内第十九号井始建于清代,填埋于抗战结束后。据悉,1865年,李鸿章在大报恩寺遗址东侧创办金陵机器制造局,后改称金陵兵工厂,因规模扩大逐步占用大报恩寺遗址的东部。1937年12月,侵华日军进攻南京,遗址沦为战场,金陵兵工厂随后被侵华日军长期占领,用于生产枪支弹药、马鞍、军鞋等。


河南

大伾山摩崖大佛及石刻修缮项目启动

近日,河南鹤壁浚县大伾山摩崖大佛及石刻综合保护本体修缮项目正式启动。大伾山的摩崖大佛依山崖而建,高22.29米,与崖顶齐平,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大伾山摩崖大佛及石刻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佛周围大量北魏到明代珍贵的石刻、碑铭和石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研究价值,为研究我国早期石刻技术和佛教传入历史提供了资料。此系明代正统十年(1445年)整体修缮后,首次进行大型整体修缮,施工周期预计三年。



广东

《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审议通过

日前,《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下称《条例》)经广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5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八章49条,通过规定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以及申报批准、保护规划、保护措施、传承利用、监督管理等,构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法治框架。其中明确,地级以上市、县级政府因保护不力,导致保护对象列入濒危名单的,由上级政府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云南

《昆明市石寨山大遗址保护条例》将施行

3月31日,《昆明市石寨山大遗址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条例》将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石寨山大遗址的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展示传播等工作将进入法治化、规范化的新阶段。石寨山大遗址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寨山古墓群和河泊所遗址及其保护区划内相关历史文化遗存共同组成,是滇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条例》共25条,分为四部分内容,适用于石寨山大遗址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科学研究、传承利用、环境保护等活动。



陕西

《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施行

4月1日起,《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条例》共五章31条,从保护与管理、传承与利用、法律责任等方面对黄帝陵保护进行规定。《条例》规定,陕西省黄帝陵文化园区管理委员会负责黄帝陵保护、管理和文化传承利用,编制黄帝陵园区发展规划,做好与延安市、黄陵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黄帝陵保护规划的衔接,组织实施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活动,规范并指导其他祭祀活动,开展黄帝文化、黄帝陵文化的挖掘、研究、阐释、宣传等工作。



统万城遗址考古挖掘将重启

近日,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消息:该院将于今年4月至12月对靖边县统万城遗址西城南瓮城及南门展开考古挖掘。这是自2017年发掘后,时隔8年重启统万城遗址考古挖掘工作。统万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与陕北黄土高原交界地带,总规划面积42.6平方公里,已建成核心区4.2平方公里,涵盖遗址本体、博物馆及旅游服务设施,具备文物保护、文化展示、旅游观光和生态涵养等功能。近年来,遗址保护利用成效显著。下一步的考古工作有望为深入研究统万城历史文化提供新线索,推动遗址保护与文化传承。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微信公众号